重磅! 2018年启动新高考省份名单出炉!
前段时间传闻本应于2018年秋季新学期在全国大面积启动的新高考改革哑火一事,终于有了最终结果,有8个省(市)经教育部评估,达到了启动条件,被批准正式启动新高考。
那么,
确定2018年启动高考改革的省份有哪些?
新高考下怎么选科?
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学校面临哪些挑战?
今天一起来看一看。
2018年启动新高考省份名单:
江苏 湖北 福建 辽宁
广东 重庆 河北 湖南
新高考改革主要体现在高考科目的选科和录取形式上,不再分文理科,而是6科选3科,再配上语数外,简称“3+3模式”。
其实从新高考改革实施以来,人们就在关注和讨论,这样的选科到底好不好?怎么样选择才是最好的?选科确实是未来高考生们的一大难题,有20种搭配,就看你怎么去抉择了,这相当于把选择权交给了每一个考生。还有一点的就是关于英语,部分省份的英语成绩不再是取决于高考的一次考试,而是一年两考,取最好的成绩,降低了难度。
从录取的形式来看,高考成绩不再是大学招生的唯一考量,而是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新高考模式下到底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选择最合适自己的科目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高考+选考”怎么考?
新考试之一:合格性考试
科目增至13-14门,必须全部合格!
根据各地公布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改革后,高中学考合格性考试将包括13-14门: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
其中前9门是传统学考科目,现行的高中学考就已经有了。后4-5门为新增科目。
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
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为命题依据。传统9门以纸笔闭卷考试为主;逐步增加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测试、外语听力和口语的考试。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以笔试和实际操作(1-2项实际技能)相结合。
体育与健康,以实地素质或技能测试为主。
考试命题:省级教育考试部门负责制订各科考试说明,包括各科考试题型、命题原则、试卷结构、计分办法等。
考试时间和次数:目前各地方案不同,主要有三种设置——
第一种:合格性考试每学年安排1次,在上学期期末开考,覆盖所有科目,学生可在高二、高三阶段各考一次(含补考)。(河南等省份)
第二种:合格性考试每学年安排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覆盖所有科目。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即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做到随教、随考、随清。(北京等地)
第三种:参加高考语、数、外统考的学生,可以不参加语、数、外的合格性考试。(广东等省份)
考试成绩: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达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和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当次考试不合格,可参加以后同科目合格性考试,不再单独组织补考。
友情提示:各地新的合格性考试,除了增加科目、调整考试时间、允许两次参加考试,和之前的学业水平考试相比,变化并不大。
高中生要注意的是,之前并不列入学考的体、音、美、技术等科目,如今成为必须合格的科目,而且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所以要给予一定的重视,起码高中三年开设的基本课程还是要认真上完的。
新考试之二:等级性考试
3+3?3+1+2?ABCD五等怎么划?
相比合格性考试,高中学考的等级性考试变化很大也很具体,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志愿选择,也影响着中学教学和高校招生等多个方面。而且各地方案差异很大,可以说是新高考方案中最复杂、争议也最大的地方。
考试科目:目前多地方案都是3+3模式,但3+1+2模式也有地方在探讨。
“3+3”是什么?
“3+3”模式,也就是除了语数外三科,学生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等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是产生了20种“风格各异”的选考方式。
“3+1+2”又是什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满分150分;“1”,指在物理、政治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计100分;“2”,指在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或政治或物理,五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门,每门科目100分。总分是750分。它与“3+3”模式的区别就是在“物理、政治”两科中增加了一门必选课。
3+3模式下过多的选择其实对考生、家长、学校来说都会成为负担。这种做法在6门选修中固定1-2门作为必选项,相信对考生、家长和学校来说都会减轻很多压力。但这种模式还没有地方明文确定。
不论是哪种模式,各地基本都要求最迟在高二上学期期末前确定等级性考试科目。有的省份规定可以有一次更改机会,大多数省份则规定选考科目一经确定不得更改。所以,学生的选择一定要非常慎重!
考试时间和次数:
之前多地方案提出等级性考试可以考两次。但北京方案出台后,越来越多的省份倾向于只考一次。总结两种设置如下——
第一种,等级性考试每学年组织1次,安排在6月,与当年统一高考同期进行。每门科目等级性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考试对象仅限当年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
第二种,史、地、化、生安排在高二下学期末第一次考试,高三上学期末第二次考试;政、物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第一次考试,高三下学期末第二次考试。
考试范围: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为命题依据。
考试命题:省级教育考试部门负责制订各科考试说明,包括各科考试题型、命题原则、试卷结构、计分办法等。不排除有的省份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等级性考试试题。
考试成绩:先按比例折算成A、B、C、D、E五等(0分无等级,A最高)。这五等对应的人数比例是:15%、30%、30%、20%、不超过5%(含E等和0分)。这五等还会细化为不同的级,并按级再次转化为分数,算进高考成绩。
友情提示:其实,对于等级性考试如何考、如何计分,人们的争议倒并不是很大。
不同选科组合对高考之后志愿选择的影响,其实很多家长和学生也不是很在意。因为高校会提前发布各专业队选考科目的要求,无非是把高考后填报志愿的工作提前一部分到高考前一年完成。
关键在于3+3模式的20种选科组合,给高中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巨大压力!
小学校如何实行走班制?走班制所需的教室、师资是否准备充足?走班制可能带来的选科不均衡、学生不适应、反悔后想更改如何解决?学生如何科学处理兴趣学科与考试竞争的关系?这些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浙江省并没有给出非常完美的方案,还是靠陆续开始试点的省份在摸索。
新考试之三:全国统一科目考试
数学不分文理,三大主科命题重点大变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英语、日语、俄语外,还新增法语、德语、西班牙语)
因为新高考没有了文理分科,三大主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数学不再分开命题。
外语也不再是一次性考试,新高考改革后,外语一年有两次考试机会,可以取其中最高成绩计入高考。(请注意甄别两次机会是指听力两次,还是指笔试两次。从目前来看,大多省份都是听力两次机会,而笔试只有6月份统一高考的一次。)
考试内容:包括新课程标准中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内容。
考试命题:新高考全面实施后,三大主科的命题权或全部收归教育部考试中心,但很可能继续保留3-4套不同试卷,用于不同地区。
“选科”怎么选
“3+[6选3]”的模式,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等,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是产生了20种“风格各异”的选考方式。
每种组合可报专业的比例如下图:
从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试点浙江、上海来看,物理不仅占高校选课要求率最高,在选择物理科目后其可报考专业率也为所有科目中最高,被重点大学好专业录取的恰巧是那些选了物理并且发挥不错的考生。
可见,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哪些专业,我们都应提前作了解,以下再给大家一些参考!
物理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来从事上述相关行业,就必须学好物理。
化学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生物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政治
思想政治与教育学、文学经管等方面的专业有很大的关联!
历史
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地理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走班怎么走
对学校而言,新高考改革“选科走班”面临8大难题!就各地的情况来看走班大体有以下几种状况:
一是全走班,即指语文、数学、外语和 “6选3”(或7选3)的高考科目全部通过走班完成教学;
二是大走班,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可以保持原高一行政班不变,三门选考科目所有学生均通过走班完成教学;
三是小走班,是指部分学生或科目走班,即将三门或两门选科相同的学生优先组成班级,其他科目或学生走班教学。
还有一种是不走班,所谓不走班,是指学校向学生提供有限数量的选科组合,然后将三门选考科目均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班,学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课。网络上有个统计数据小走是占68%,全走班的只占1%。大走班占19%,还有不走班12%。
新高考模式下,家长如何指导孩子?
在新模式下的考生在短期内要同时备考更多科目,这时家长帮忙取舍是门艺术。三科选考科目的出现,学校多会采用走班制和分层教学,这一块怎么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是个关键。
对此,有以下建议:
1.让孩子尽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上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发展孩子的优势科目(可以作为未来高考的选考科目)。
2.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的课程进度快,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没法详细解释,所以孩子一定要学会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不然知识点漏洞越来越大,再想补就难了。
3.引导孩子重视学考。现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适合考前几个月“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了,因为高二的学考等级会影响高考录取,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从高一开始就要及时把知识点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新高考“3+3”的模式让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科目去学习,家长可以从这个点入手,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早早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平衡好各科之间的关系,尽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免影响高考的录取。
新高考实行后,各年级大事表:
高一上:适应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点
高一下:夯实科目基础,认知专业大类
高二上:学好各科科目,进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顺利完成学考,认知细分专业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备战选考科目
高三下:冲刺高考考试,学习志愿填报
高考改革在上述省份正式启动后,把人生选择前置,让学生从高二、甚至高一就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那么选科对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一场博弈,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还是便于填志愿的科目?究其本质,我们得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未来要读什么专业,与选科关系紧密!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掌门1对1,
一家只为做教育的教育公司!
掌门教研,
深耕教育,用心陪伴,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最好的老师!